城市、专业、院校,该怎么选?


1.关于城市----影响就业地的选择

大多数人都会对陌生和不熟悉产生莫名的恐惧和排斥,心底里也都不想背井离乡、漂泊在外,毕竟故土难离。某种程度上,人往往都会选择在“求学地”或“家乡”作为自己的“就业地”。

(1)省内就业

城市的重要性要让位于专业、院校,当然,同层次院校和专业的情况下,能去大都市、省会城市、经济发达的城市读书更好。

(2)省外就业

求学地就业是省外就业的首选,城市活力则显得尤为重要,选择成长型城市跳板型城市可相机而动。

①成长型城市

对外省人吸引力高的城市,重点推荐如下11个城市:①浙江:杭州、宁波、嘉兴,②广东:佛山、广州、东莞,③湖北:武汉,④江苏:南京、苏州,⑤福建:福州、厦门。

②跳板型城市

很多大城市发展进入平缓期,本科就读某城市,研究生去其他城市,可以考虑部分跳板城市(大学多、分不高、学风好、保研/考研率高)。如:①东北:哈尔滨、长春、沈阳、大连,②山东:济南、青岛,③陕西:西安。

2.关于专业----影响职业行业选择

目前高校有792个专业,大致60%属于技术型,40%属于技能型。技术型专业壁垒强大,靠技术吃饭;技能型专业侧重综合素养,综合能力制胜。

(1)技术型职业

侧重项目研发、设施实操等,学科如理学、工学、医学、农学等,专业如电气类、计算机类、机械类、能源动力类、电子信息类、临床医学类、中医学类、护理学类等。

(2)技能型职业

侧重人际沟通、个性服务等,学科如经济学、管理学、文学、法学、教育学等,专业如金融学类、财政学类、社会学类、法学类、公安学类、新闻传播学类、工商管理类等。

3.关于院校----影响个性优势塑造

学校层次越高,某种意义上,录取的各省市精英学子就更多,各地精英们未来成功率也大,毕业后分散各地,师生人脉资源更丰富,且以下招录学校层次越高,机会越多且成功上岸率更高。

(1)选调生

选调生分为遴选(全国只有34所学校,为32所985+2所211)、定向(每个省份不同,均是名牌高校,山东省49所高校入围是39所985+8所211+1所双一流+中国农业科学院+98所高校指定143个专业)、优推(比例很低,每个高校每个学院推荐2-3人)、公招(党员+学生干部+普通本科院校)四个层次。

(2)校园招聘

某些企业进入校园招聘,不是每个学校,他们都去,学校层次越高,知名企业参加学校招聘会就越多,反之亦然。如电气类专业的招聘,①校招9-10月,涉及部属7校+省内地头蛇高校,如山东大学、山东科技大学、山东理工大学、青岛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。②第1次网招:12月底,③第2次网招:3-4月份。

(3)推免保研

并不是所有学校具备考研推免资格,具有考研推免资格的高校,涉及985、211、双一流、省重点等高校,目前全国一共365所,其中山东省17所。并且因为学校层次不同,推免保研率也不尽相同,层次越高保研率越高,如2023年北京大学58.6%、山东大学25.9%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21.0%、山东农业大学7.5%、青岛大学5.7%、山东财经大学2.3%、聊城大学2.1%、山东理工大学1.7%等(有需要可留言索取全部名单)。

(4)人才引进

以临沂市为例,2022年开始对择业期内博士毕业生、硕士毕业生和全日制“双一流”本科毕业生在我市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其他“两新”组织就业,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贴3000元、2000元、1000元,补贴期3年。

择业期内新到临沂市 “两新”组织就业或创办企业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,符合条件的给予每人每月人才津贴1000元,补贴期2年。

实行购房补贴政策,对新到临沂市“两新”组织就业或创办企业的博士研究生、硕士研究生、全日制本科生,在临沂市首次购房,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30万元、10万元、5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贴。

择业期内来临沂市工作并在市内购买首套房的博士,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放宽到限额的4倍。

4.领冠建议----献给非绝对优势考生

(1)省外创业型

在省外创新创业,拼搏闯荡,亲朋好友较少,建议指标优先考虑顺序:城市>院校>专业。

(2)省内安稳型

在省内就业,追求安稳,亲朋好友众多,建议指标优先考虑顺序:院校>专业>城市。

5.推荐理由----专业不优先原因

(1)转专业

升入大学后,有调剂专业的机会,一般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进行,学校层次越高,调剂政策越严格,名额会有限定,但不能挂科、排名靠前,具体可查询各高校教务处公示文件。

(2)辅修第二专业

辅修第二专业一般都是周六日+晚上上课,总体费用在6000元左右,共25门课左右。其实大学只要拿出高中50%的精力就能轻松应对,不用担心时间和精力不够。毕业发放2个毕业证+2个学位证。如小语种+法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+法学、会计学+法学、会计学+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。